跟老齐学Python之使用Python操作数据库(1)(2)
id:每增加一个用户,id号自动增加一个。
username:存储用户名,类型是varchar(40)
password:存储用户密码,类型是text
email:存储用户的邮箱,类型是text
特别提醒:在这里,我没有对每个字段做注入不得为空等设置,在真正的开发中,或许必须让username和password不得为空。
这个结构和上面所期望的结构是一样的,只不过这个表中还没有任何数据,是一个空表。可以查询一下看看:
mysql> select * from users;
Empty set (0.01 sec)
目前表是空的,为了能够在后面用python操作这个数据表,需要向里面插入点信息,就只插入一条吧。
mysql> insert into users(username,password,email) values("qiwsir","123123","qiwsir@gmail.com");
Query OK, 1 row affected (0.05 sec)
mysql> select * from users;
+----+----------+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+
| id | username | password | email |
+----+----------+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+
| 1 | qiwsir | 123123 | qiwsir@gmail.com |
+----+----------+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+
1 row in set (0.00 sec)
到目前为止,在mysql>中的工作已经完成了,接下来就是用python操作了。
python操作数据库
要对数据库进行操作,需要先连接它。上一讲看官连接过了,但是,随后你关闭了python的交互模式,所以还要从新连接。这也是交互模式的缺点。不过在这里操作直观,所以暂且忍受一下,后面就会讲解如何在程序中自动完成了。
>>> import MySQLdb
>>> conn = MySQLdb.connect(host="localhost",user="root",passwd="123123",db="qiwsirtest",charset="utf8")
完成连接的过程,其实是建立了一个MySQLdb.connect()的实例对象conn,那么这个对象有哪些属性呢?
commit():如果数据库表进行了修改,提交保存当前的数据。当然,如果此用户没有权限就作罢了,什么也不会发生。
rollback():如果有权限,就取消当前的操作,否则报错。
cursor([cursorclass]):游标指针。下面详解。
连接成功之后,开始操作。注意:MySQLdb用游标(指针)cursor的方式操作数据库,就是这样:
>>> cur = conn.cursor()
因该模块底层其实是调用CAPI的,所以,需要先得到当前指向数据库的指针。这也就提醒我们,在操作数据库的时候,指针会移动,如果移动到数据库最后一条了,再查,就查不出什么来了。看后面的例子就明白了。
下面用cursor()提供的方法来进行操作,方法主要是:
执行命令
接收结果
cursor执行命令的方法:
execute(query, args):执行单条sql语句。query为sql语句本身,args为参数值的列表。执行后返回值为受影响的行数。
executemany(query, args):执行单条sql语句,但是重复执行参数列表里的参数,返回值为受影响的行数
例如,要在数据表users中插入一条记录,使得:username="python",password="123456",email="python@gmail.com",这样做:
>>> cur.execute("insert into users (username,password,email) values (%s,%s,%s)",("python","123456","python@gmail.com"))
1L
没有报错,并且返回一个"1L"结果,说明有一行记录操作成功。不妨用"mysql>"交互方式查看一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