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IT经理世界》:微软Windows7 低下你的头(2)
全新的营销模式
微软已经不能再承受第二次重大的失败了。2008年7月,微软对组织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,将旗下的核心部门“平台及服务部门”(PSD)分拆成了Windows/Windows Live和在线服务两个部门,这两个部门本来各自独立,在2005年被合并成PSD。与此同时,在微软效力达16年之久的原PSD负责人凯文约翰逊也宣布离职。此时微软的CEO史蒂夫鲍尔默已经意识到,将Windows与在线服务部门捆在一起只会分散微软的营销资源。
前不久,微软还尝试打破按产品线划分的组织结构,成立专门面向消费者的跨产品部门,力图整合更多的内部资源,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。“这在以前的微软是不可思议的举动。”一位跟踪微软多年的业内人士评价道。
分拆出来的Windows/Windows Live部门负责人是微软高级副总裁史蒂文斯诺夫斯基(Steven Sinofsky),作为原Office产品线的负责人,他非常重视营销和消费者的体验。原微软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吴世雄至今还记得,斯诺夫斯基曾经利用休假时间在中国住了一个月,以一名普通员工的身份跟着中国员工前往各地参加各种市场活动,以充分了解中国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需求。
在Windows7发布之前,微软的直接客户也就是PC厂商们头一次感受到了微软的虚怀若谷:微软不仅提前很长的时间就把Windows7的测试版本交到他们手中,而且非常虚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。在Windows7发布的同时,零售市场上Windows7的铺货也已经同步完成,从而形成了非常好的销售氛围。而在当年Vista发布的时候,零售渠道上迟迟没有拿到现货,也没有受到多少培训,很多促销员连 Vista有哪些特点都说不出来。
“Windows7要成功,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产品本身。”微软负责Windows平台策略的全球副总裁麦克纳什认为。针对用户抱怨最多的Vista的臃肿和运行缓慢的问题,Windows7一开始针对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应用做了一次瘦身,将运行速度提了上去;后来微软发现上网本市场也很重要之后,又专门针对上网本又做了一次瘦身。针对 Vista另一项抱怨最多的兼容性的问题,微软也下了非常大的功夫,专门针对最常用的几万种软件逐个进行兼容性测试,保证都能够在Windows7平台上运行。在发布会上,令梁念坚得意的是,几乎所有国内银行的网银系统和淘宝的网上商店都能够在Windows7操作系统上正常运行。
为了鼓励用户使用Windows7,微软在价格上也做了一些调整。例如,在美国市场上,同样是家庭高级版(Home Premium),Windows的上市价格为119.99美元,比起Vista的上市价格(159.99美元)足足便宜了25%。而在中国市场上,家庭基础版(Home Basic)的价格更是低到了399元。
此外,微软还简化了产品版本。Vista分成了家庭版和企业版两大版本,这两大版本中都包括旗舰版(Ultimate),搞得用户无所适从。而 Windows7则不再区分家庭版和企业版,而是按照功能的多少依次叠加为家庭高级版、专业版(Professional)、企业版(Enterprise)和旗舰版,更高级的版本中都包含了较低级版本的所有功能。而且,以前消费者如果购买了低版本的Vista后希望升到高版本,需要重新购买一套新版本光盘,还要花上几个小时重装系统。而现在Windows7向高版本的升级只需要购买一个升级密钥,10分钟就可以轻松完成。
为了推广Windows7,微软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。例如,为了打入日趋红火的上网本市场,专门订制了U盘版的Windows7,并号称Windows7的所有版本都能够支持上网本,而之前Vista的任何一个版本都无法在上网本上流畅运行。同时,为了鼓励用户尽快升级,微软中国还推出了之前购买预装正版Vista高级版本可以免费升级到Windows7的策略,所有购买正版Windows7的消费者也可以免费下载和使用微软新推出的安全软件。
在市场推广方面,微软开始主打平民牌。在纽约的发布会上,首先上台的是一位4岁半的小女孩,她就是微软耗资3亿美元推出的系列广告片“I am a PC ”的主角之一Kylie。在广告片中,Kylie熟练地操作一台预装了Windows7的电脑来传输和发布照片。除了Kylie之外,微软还推出了另几位可爱的儿童为主角的广告片,他们台词的最后一句都是“I am a PC ”。显然,微软试图通过这一系列简单却又清晰的广告片告诉消费者,Windows7的使用简单至极。
为了Windows7,整个微软都动了起来。“以前微软的新产品发布更多的只是微软产品部门的事情,而这次包括产品、OEM、零售、市场各个部门全部都动员起来了。”吴世雄感觉这次Windows7的营销给了他惊艳的感觉。
低下高贵的头
利用Windows7的发布机会,微软正在竭力地讨好消费者,而低下了高贵的头的微软也由此变得可爱了许多,虽然它的很多变化也是形势使然。
不仅仅是微软,微软的合作伙伴英特尔也发现,那种“皇帝女儿不愁嫁”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过去,微软和英特尔这样的领导型厂商依靠新产品的发布,强行推着市场往前跑,而不会去管消费者是否愿意。但是,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消费者开始更多地关心新的互联网应用,微软和英特尔这对传统PC市场上领头羊如今有些尴尬,过去那种发布一个产品火一个的情况已经不会再出现了。与微软Vista境遇相似的是,由于害怕影响到自己的主流产品线,英特尔一开始并没有着力推上网本,但是上网本仍然火了起来,并且还是威胁到了英特尔的主流产品线。今年开始虽然英特尔花了不少力气推CULV(消费级超低电压)笔记本,却仍然没能将市场拉动起来。
这也使得微软和英特尔这样的领导型厂商得到了教训: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,做产品的厂商不要再去告诉消费者应该做什么,而要看他们需要什么,这也标志着消费者为王的时代正在来临。
“我要让幸福的歌简单一点,那就让命运都留给时间来考验,我会微笑在你面前,到永远。”《梦想的窗》歌声响起,Windows7的中国发布会宣告结束。这款微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产品,它能够帮助微软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吗?